环球观天下!向绿而行,高质量崛起平湖“双碳”绿谷

来源:浙江抽屉 时间:2023-06-14 12:49:25

向绿而行,高质量崛起平湖“双碳”绿谷

今年3月,准备在嘉兴平湖独山港经济开发区扩建项目的浙江独山能源有限公司负责人编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时,发现表格里多了一项内容——碳排放强度数据测算。严把企业入驻“碳排放”门槛,这源于平湖的一项创新举措。

据悉,自2022年3月起,平湖在全省率先启动环境准入制度的改革,在规划环评工作中开展“碳评价”试点,这也是平湖市全面推进低碳试点县建设、深入践行绿色低碳发展的一个缩影。

向绿而行,平湖大地正在蓄势崛起高质量发展的“双碳”绿谷。自2021年成功列入全省首批低碳试点县以来,平湖大力培育支撑高质量发展的绿色低碳新动能,砥砺进取,突破创新,在这份“必答题”考卷上奋力书写全省能源低碳发展的“平湖经验”。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LNG项目

源头发力

优化低碳能源布局

正如专家指出,创建低碳能源发展类示范县平湖优势明显,尤其是在能源结构优化方面,走在全省前列。近年来,平湖市立足资源禀赋优势,以重大能源项目为抓手,多点发力、先立后破,逐步形成了以风能、太阳能为主,生物质能、氢能等为辅的低碳能源结构,在低碳能源供应侧巧做“乘法”,聚力铸造绿色低碳的动力源。

一组数字就可以看到平湖在能源供应侧上的多点发力。据统计,2022年平湖市风光发电20.88亿度,占全社会用电比例达30.5%,分别较2020年提高395%和22.5个百分点,光伏占全社会用电量的8.2%,居全省第一。

且看,海上风电场“风头正劲”“动力澎湃”。一走进独山港经济开发区沿海附近,就能看到蔚蓝天空下巨大的扇叶在呼哧旋转,将风能转化的电能通过海缆连接到陆地上的电网,源源不断地输送给千家万户。

据了解,早在2014年,平湖市就开始谋划布局陆上风电及海上风电,有效利用海岸、海域等天然资源,大举推动低碳能源供应实现多倍增。如今,平湖已经先后建成大唐风电、运达风电、浙能1号及华能2号海上风电。据统计,2022年全市风力发电装机达63.4万千瓦,全年发电15.7亿度。

“发展可再生能源是‘减碳不减生产力’的重要支柱,有助于从源头提升能源体系的韧性。”平湖市相关负责人如是说。

开发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以技术赋能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正成为平湖市的发展共识。眼下,平湖不仅拥有一批“大而强”的可再生能源重大工程,同时“小而美”项目并举,可再生能源开发布局得到了有效优化,迈出了能源绿色低碳发展的坚实步伐。

据了解,平湖也是最早推广光伏建设的县市区之一,2022年全市光伏渗透率达7.5%,居全省前列。因时制宜推广光伏发电,通过在企业和居民屋顶安装分布式光伏板的方式,进行太阳能转换,实现并网发电。截至目前,已新建光伏13万千瓦,至2022年光伏装机容量达49.5万千瓦,发电量达5.2亿度。

与此同时,更多的创新实践在平湖激起波澜。探索实践“氢光储充”加“虚拟电厂”,在广陈镇建设美郁“氢光储充”一体化新型能源系统示范项目,2022年将其升级为2.0版,把一体化新型能源系统升级为农业园区数字化运营模式,构建以大电网与园区微电网相融并存的能源系统新形态,并接入市“虚拟电厂”平台,实现微电网智能调配、协同控制,更高水平地发挥了光伏发电效益,提升了储能利用效率,该项目荣获“直通乌镇”全球互联网大赛数字“双碳”赛道唯一特等奖。

海上风电

融合创新

迭代升级低碳场景

践行“碳中和新乡村”新理念,乡村成了绿色低碳发展的新阵地。叠加发展优势,平湖市不断加速推进农业、农村、农民稳步向“绿色低碳”转型,“光伏+农业”、“光伏+农文旅”、可再生能源制氢等新模式新业态竞相涌现,多层次推进低碳场景创新应用,形成了多能互补、因地制宜、多元融合发展的新局面。

曹桥街道以省级低(零)碳乡镇(街道)试点创建为契机,走出了一条具有曹桥特色的农文旅低碳发展路径。

位于曹桥街道的马厩村,以“低碳+运动”为理念,打造“碳为观智·桨领风华”美丽乡村精品线。绿水青山环绕下,马厩村建设了马厩赛艇中心、低碳科普馆、数字桥史馆等产业场景,同时还因地制宜推进桥头公园、零碳水手公园、低碳示范田园、生态停车场等九大类场景工程,进一步增加“低碳细胞”,植入“低碳元素”,在“串珠成链”之间更显“低碳成色”。

不仅如此,绿色低碳发展的理念已经融入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曹桥街道,“两高一低”企业有效腾退,全面提升绿色制造水平;“凤凰行动”深入实施,推动数字经济迅猛发展,实现从传统高能耗制造业向数字赋能产业的转型升级;创新实施“阳光共富”工程,充分利用好农户、村集体、国有资产闲置屋顶等“屋顶发电站”资源,通过全电上网和余电上网等形式实现增收……

无独有偶,位于广陈镇龙萌村的东郁植物工厂,正在“刷新”碳排放优异成绩单。在“氢光储充”一体化新型智慧能源站的助推下,该“植物工厂”算出了一笔“低碳账”——通过太阳能年发清洁电量达到34.6万度,降低用电成本预计达146万元;植物光合作用每年可消耗二氧化碳36吨,完全消纳了“植物工厂”内现在的二氧化碳年排放量;同步运用碳捕集、碳封存技术,利用植物的光合作用来进行碳的消耗,最终实现“负碳”排放。

除了“负碳”植物工厂的搭载,平湖市还致力于将更多新型技术带入产业,以智能化的手段实现农业的低碳化发展,比如,推广水稻“蓄雨+薄露灌溉”技术,形成“农田+生态排水沟+生态河道+圩区”水体自净修复系统,仅农田灌溉机埠用电每年可节约23万度,节约农业用水462万立方米。

独山能源项目

光伏发电

推进低碳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其打造过程需要全民的共同努力。“我们利用全国低碳日、节能宣传周、世界环境日等主题宣传活动,引导村民树立绿色发展、低碳环保、文明健康、清洁卫生的生活理念,积极践行绿色生活方式。”平湖市相关负责人表示,各地结合地方实际,纷纷建立健全“低碳惠民”机制,解码“低碳共治”新路径,让绿色低碳惠及更多人群,“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

(图片由平湖市发展和改革局提供)

浙江日报 陈潇奕

  • 热门推荐

Copyright   2015-2023 今日日报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沪ICP备2023005074号-40   联系邮箱:5 85 59 73 @qq.com